详情

“55℃水杯”记者口碑调查:话大了

吐槽八卦 1800阅读
guest2889424
guest2889424Lv.1楼主+关注
2015-01-09 16:05 来自安徽 宿州
亚心网讯(记者 黄馨漩 实习生 赫敏)开水倒入杯中,只要摇晃一分钟左右,水温就能降到适口的55℃。倒入凉水摇晃,温度可升到55℃左右。近日,一款名为55℃的水杯在朋友圈、微博、各大网店爆红,尽管售价高达298元,仍没有阻挡住一些消费者的好奇心。


好奇心带来购买潮,1月1日至7日,淘宝网官方网店显示其销售量为7997件。销售火爆的背后,针对这款“神奇”水杯的争议却一直没断过:使用效果远不如宣传效果、降温原理涉嫌有毒材质、实际成本低廉等问题层出不穷。

这款水杯到底怎么样?神奇在哪里?采用的是什么原理?为此记者进行了实验调查。

今年26岁的王蓉蓉近日网购了一款55℃杯,“买之前满心欢喜,买之后很失望。”王蓉蓉说,当初购买是被其官网上的宣传所吸引,“网上说‘摇一摇快速变温’,还自称‘全球首款,神奇温度速调杯”。”王蓉蓉说,她平时不喜欢喝开水,就花298元买了一个,可使用后的效果令其大失所望。“杯子太重了,携带不方便,另外降温和升温的效果远不如宣传得那样好。”王蓉蓉介绍,开水倒入杯中,摇晃后,根本达不到55℃,“顶多是不烫嘴罢了。”

“现在网上还说,55℃杯的降温原理是使用了有毒材质三水醋酸钠。”王蓉蓉说,“我现在都不敢用了。”

王蓉蓉说,花298元买这么一个水杯,真不值,感觉被坑了。

1月7日,记者拿到一个55℃杯,杯子高22厘米,外部是白色塑料,内部为黄色不锈钢。杯子重600克,容量280毫升,接满水端着,手里沉沉的。

记者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做了一个测试。

当天17时,记者往55℃杯中倒入开水,过了两分钟,测试杯内温度为75℃。随后,记者旋紧瓶盖,摇晃杯子1分钟后打开,开水确实变凉了,已没有热气腾起的白烟,入口不烫,此时测量水温为65℃,离杯子标识的55℃相差10℃。

接着,记者将开水倒掉,接了一杯22℃的凉水。用力摇晃一分钟后,测得杯内温度为34℃,离55℃相差21℃。

接下来记者再次接了一杯开水,测试其保温效果。大约两个小时后,杯中的水已变凉。

记者发现,55℃杯降温是有条件限制的。使用这款水杯降温,第一杯必须是热水,紧接着第二杯必须是凉水。如果连续两杯热水或凉水,则完全没有效果。



商家:55 ℃只是商标而已

就记者的实验结果和消费者的疑问,记者联系到了北京五十五度科技有限公司。

记者:我使用后发现水温达不到55℃。

工作人员:我们没有承诺肯定达到55℃,只是说在55℃左右。

记者:那宣传中为何到处显示“55℃”标识?

工作人员:“55℃”只是商标而已,我们没承诺过使用杯子后,水温会降为或升为55℃。

记者:网上说55℃杯降温原理使用了有毒的三水醋酸钠?

工作人员:那是谣传,我们公司已对最初报道者进行了起诉,55℃杯使用的是微米级传热材料。

记者:什么是微米级传热材料?

工作人员:这是商业机密,不方便透露。

记者了解到,正版的55℃杯申请了专利,该专利名称为:快速降温保温杯。据专利信息显示:快速降温保温杯特征在于其由导热层掺混纳米颗粒的变相金属隔热层组成。

律师:已涉及虚假宣传

面对55℃杯的使用情况,诸多网民给予了评价,“降温效果挺赞。”网民“中山朗”说, “但离55℃还有距离。”

也有人坦言“很坑爹”。网民“瞬移、奈何桥”说:“一分钟时间,用嘴吹吹,热水也凉下来了嘛。”网民“我想养只狗”说,“这和家中凉一碗凉水,然后兑着开水喝有什么区别?”

一碗凉水,然后兑着开水喝有什么区别?” 新疆万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郭金声认为,此款水杯误导消费者,涉及虚假宣传。

“这款水杯到处标着‘55℃’的字样,无形中让消费者默认这款水杯的降温、升温后的温度就应该是55℃。”郭金声说,“可实际上,使用的效果离消费者预期差得很远。”

郭金声认为,就算公司表示没有承诺过一定会达到55℃,但就其产品标识和宣传效果来看,明显是在误导消费者。

由于55℃杯的销售渠道主要是网络,对于维权等问题,郭金声认为,需要多部门合作或消费者直接起诉该公司才行。

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

感谢您的赏脸阅读

3
5
10
15
20

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

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

可能感兴趣

没有任何回帖,回复抢沙发~
城市通